疫情之下,华为再受美国制裁,中美科技竞赛下的生死时速文章摘要
在世界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,美国理应放下一切举全国之力共同抗疫,
可就在最近,按捺不住的“山姆大叔”依旧要跳出来搞事情。
美国时间2020年5月15日,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和安全局(BIS)宣布新的针对华为的限制计划(非正式条例)公告,针对两类产品进行限制:
“华为及其在实体清单上的关联公司(如海思),基于管制清单(CCL)的软件和技术,直接生产的产品,如相应半导体设计类产品;
基于华为及其在实体清单上的关联公司(如海思)的设计规范,且使用美国境外被列入管制清单(CCL)的半导体设备直接生产的产品,如相应芯片类产品。”
说人话,这篇公告的意思就是:只要是华为及海思设计的产品,在设计生产过程中,使用了美国商务控制清单所列的软件和技术,就要受到美国的出口管制。
另外当日BIS还发布通知,再次(第5次)延长华为及其在实体清单上的关联公司的临时通用许可证(TGL)期限,此次有效期延长90天至2020年8月14日。
这一制裁实施后,华为将再次陷入难上加难的境况,
一个是销量上的限制,华为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受到挤压,
另一个则是产品上,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在国外设计、生产半导体的能力被限制,比如华为海思用美国技术设计的半导体产品要受管制,再比如在美国境外为华为生产芯片的晶圆厂商,只要使用了美国设备,就需要申请许可证。
熟悉的一幕再次上演,
就在去年,也就是2019年的5月,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,要求美国进入紧急状态,在此紧急状态下,美国企业不得使用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企业所生产的电信设备。
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为由,将华为纳入实体清单。
面对一个国家的重压,国内外企业一片哗然
而因为“实体清单”进入至暗时刻时的华为,却在这样关键的时刻砥砺前行。
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表示华为早有准备,并且将华为比喻成被“打得千疮百孔”的飞机,在这样的困境下,华为只能一边飞,一边修补漏洞,一边调整航线。
美国的制裁,让华为瞬间进入战时状态,逼着19万人心惊胆战的努力前进,众志成城,很多技术人员、工程师甚至不敢睡懒觉。
翻看华为2019年财报,虽然受到了极为严苛的外部挑战,但华为营收仍然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,营收8588亿元,同比增长了19.1%。
而这一次,华为同样发表了整份人心的呼喊!
仅仅三天之后,也就是5月18日,
以“共创共赢,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”为主题的HAS 2020 全球分析师大会开幕,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以“跨过时艰,向未来”为题,发表演讲。
会上,华为发布声明:
强烈反对美国商务部仅针对华为的直接产品规则修改。
美国政府针对华为定制修改“直接产品规则”,是为了进一步打击华为的先进性,扼制公司的发展。美国政府的行为,违背了最基本的公正原则,不仅会给芯片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,也将破坏全球产业合作的信任基础。
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:
所谓网络安全仅仅是个借口。(中国和华为)威胁到其科技霸权地位,才是关键。
对于华为来说,美国的禁令下,“我们手忙脚乱,一直在和客户、合作伙伴进行沟通,大家都能理解,现在我们还在继续沟通中。美国给我们的经营和风险管理带来巨大压力,但好消息是我们还活着,并且研发、库存都大幅增加。”
郭平还表示:“美国商务部的新令,我们不可避免受到巨大的影响,但是有了这一年的磨练,我们皮糙肉厚,我们有信心会尽快找到解决方案。我们不理解,为什美国持续打压华为,这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?”
5月16日,华为在其内部网站“心声社区”中,刊发了一则《没有伤痕累累,哪来皮糙肉厚,英雄自古多磨难》的文章,而全文只有一句话:“回头看,崎岖坎坷;向前看,永不言弃。”
对于华为来说,疫情下的的制裁,不过是中国在国际赛道上的又一次提速。
中美科技的竞赛,不过才刚刚开始。
版权所有,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:蜗牛学院在线课堂, http://www.woniuxy.com/note/512